导语:合同是法律关系的基石,一旦合同终止,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也随之终止。但是,有时候合同终止后仍然可能存在违约责任,那么违约责任如何追究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释。
案例:小明和小红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一年。然而,在租赁期间,小明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小红拒绝承担责任,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决定解除合同。但是,小明认为小红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为合同终止后,小红仍应当赔偿其因房屋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损失。
法律条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合同终止后,当事人仍应当履行合同终止前已经到期的义务,或者依照合同约定履行已经到期的义务。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已经到期的义务有争议的,可以请求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裁决。
结论:合同终止后,虽然双方的权利义务随之终止,但是对于合同终止前已经到期的义务或者合同约定的履行义务,当事人仍然有责任履行。如果合同终止后仍然存在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机构或者法院裁决来解决。因此,违约责任在合同终止后仍然可以追究。
2024-08-22
2024-08-22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