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破坏交通工具罪?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刑事 > 什么是破坏交通工具罪?

什么是破坏交通工具罪?

时间:2024-08-05 13:18 点击:101 次
字号: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网友咨询:

什么是破坏交通工具罪?

山西刘弘律师事务所王小转律师解答: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行为。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构成要件:

一、主体要件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二、主观要件

行为人主观是直接故意,行为人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损毁的灾难,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此灾难的发生。

行为人主观是否以不特定或者多数人为危害对象,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三、客观要件

破坏交通工具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颠覆”,是指使火车出轨、车辆翻车、船只沉没、航空器坠落;

“毁坏”,是指使交通工具严重受损或者完全报废,不能继续安全运行。

破坏行为只有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颠覆、毁坏危险的,才能构成犯罪。

判断是否会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看交通工具是否正在使用期间。既包括正在行驶或航运中的,也包括停在码头、机场、车库等已经交付使用、随时都可开动执行运输任务的交通工具;

二是看破坏的方法和部位。一般来说只对交通工具的哪些重要装置或部件进行破坏时,才构成本罪,如果破坏的只是一些可有可无、有则更好地辅助性的设施,不影响行驶安全,则不构成本罪。

破坏交通工具罪属于具体危险犯,只要破坏交通工具的行为对公共安全造成了具体的紧迫危险,就构成既遂,不需要有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刑法》第119条规定,如果发生了实害结果,则会加重法定刑。

四、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犯罪对象只限于正在使用中的火车、汽车、电车、船只或航空器。

所谓“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包括正在运行、航行中的交通工具,也包括临时停放在车库、路边、码头、机场上的已经投入交通运输、随时都可能开动的交通工具。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既遂与未遂:

行为造成倾覆、毁坏危险的,即使没有发生严重结果,适用刑法第116条既遂犯处罚,排斥适用未遂规定。

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严重后果的,是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加重犯,适用刑法第119条处罚。

没有发生具体危险或不能犯,成立本罪未遂。

山西刘弘律师事务所王小转律师解析: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量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王小转律师简介

王小转律师,女,2009年通过司法考试,2010年取得执业证书,现任山西刘弘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副主任。业务专长:刑事辩护;公司、企事业单位刑事法律风险防控;婚姻家庭、民商事诉讼等等。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