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会导致监护权被剥夺?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婚姻 > 哪些情形会导致监护权被剥夺?

哪些情形会导致监护权被剥夺?

时间:2024-08-15 11:47 点击:70 次
字号:

父母丧失监护权的具体情况是,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剥夺监护人的监护权。

网友咨询:

哪些情形会导致监护权被剥夺?

陕西泽诚律师事务所赵杨慧律师解答:

父母丧失监护权的具体情况是,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者单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剥夺监护人的监护权。

法院可剥夺父母监护权的七种情形:

1、遗弃、虐待、暴力伤害、性侵害、出卖未成年人,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

2、将未成年人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的状态,导致未成年人面临死亡或者严重伤害危险,经教育不改的;

3、拒不履行监护职责长达六个月以上,导致未成年人流离失所或者生活无着的;

4、有吸毒、赌博、长期酗酒等恶习无法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或者因服刑等原因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致使未成年人处于困境或者危险状态的;

5、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经公安机关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部门三次以上批评教育拒不改正,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正常生活和学习的;

6、教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情节恶劣的;

7、有其他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

陕西泽诚律师事务所赵杨慧律师解析:

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内容主要有:居所指定权、交还请求权、被监护人身份行为以及身上事项的同意权、抚养义务、对被监护人监督、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财产监护权。

我国法律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子女监护权变更程序主要是:

(一)现有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或者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而要求变更监护人的;

(二)申请变更监护人,此处的申请人较广泛,可以为未成年人的生父母,长期抚养未成年人的祖父、兄姐等,必须是与未成年人生活非常亲密的亲属或组织;

(三)法官裁判变更。法院根据具体情形,从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原则出发,作出相应裁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十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赵杨慧律师简介

执业3年专职律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