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结婚和生育对正常人来说,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来说,他们是否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结婚、生育呢?
网友咨询: 一方是精神病人的,这种情况可以结婚吗?
辽宁京玉律师事务所肖志强律师解答:
首先,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婚姻问题上与普通公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但精神病人在急性发病期间不宜结婚,这是因为病人很难履行家庭成员的义务,并且精神症列明显者丧失了正常人的行为自控能力。因此民间的所谓用“冲喜”来治疗精神病例不宜提倡。
其次,反复发作、病情控制差的重性、慢性退缩的精神病人也不宜结婚,因为病人不能建立和维持正常夫妻的家庭生活。但病情缓解、间歇期长者则例外。再者,中度或重度的精神发育迟缓(俗称低能、白痴)的病人不宜结婚,因为病人不能理解婚姻、家庭的实质意义。
严重癫痫、反复发作的病人也不宜结婚,因为病人具有行为冲动、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伤害的危险性。某些特殊的神经、精神疾病,如有明显的性功能或性心理障碍的病人同样不宜结婚。
神经症、轻度精神发育迟缓、人格障碍、抑、郁症等均不属于不能结婚的范畴。
肖志强律师解析: 精神病种类很多,大致上可分为重型精神病和轻型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两大类,前者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偏执性精神病等。后者是指神经症、变态人格、药物依赖以及躯体疾病、中毒或代谢紊乱等因素所致的精神障碍。
我国婚姻法中没有限制患者的结婚自由,至于精神病人的婚姻,因为他们在发病期间已经失去理智,常难以料理自己的生活,甚至会危害社会治安,无法恢复社会功能。所以,让这样的病人结婚,不仅对病人本人无好处,也会给对方造成不幸。一般来讲以下情况不易结婚:
1、精神病患者在疾病的发作期或发作的间歇期未经治疗者。
2、患精神病预后不良者。
3、严重的原发性癫痫。
4、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者。
结婚属于当事人设立民事权利义务的民事行为,男女双方必须具备充分的民事行为能力。故完全丧失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的重型精神病人,不能结婚。至于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能否结婚的问题比较复杂,尊重、保护精神病人权益角度考虑,如果当事人基本上能够判断结婚的法律意义并能正确表达意愿,其监护人亦同意的,应准予结婚,反之则不应准许。
2003年执业,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民盟辽宁省委法制委员会委员,刑委会委员著有《毒品犯罪辩护及量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