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累犯是否可以取保候审一直存在争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累犯通常不能取保候审,下面我们将介绍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案例分析。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累犯、逃犯、有可能逃跑或者有其他逃跑危险的被告人,或者有其他可能发生逃跑危险的情形的,不得取保候审。”
这一法律规定明确规定了累犯不能取保候审的情形。累犯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因犯罪被判处有罪的人。由于累犯有可能再次犯罪,存在逃跑危险,因此法律规定对其不得取保候审。
案例:
小明因盗窃罪被判处有罪,取保候审期间又因盗窃再次被抓获。经法院审理,法官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判决小明不能再次取保候审,因为他是累犯,存在逃跑危险。
小明在庭审上表示自己已经认识到错误,愿意接受法律制裁,并承诺不再犯罪。但法院认为,基于小明的累犯身份,取保候审将存在较大风险,可能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作出了不得取保候审的判决。
结语:
累犯不能取保候审是为了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避免再次犯罪的发生。法律依据明确,法院应当依法判决累犯不能取保候审,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希望大家遵守法律,远离犯罪,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2024-12-20
2024-12-20
202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