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常常也会要求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这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需要,如果违反了竞业限制协议会如何处理呢?
网友咨询:
离职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企业怎么办?
广东育资律师事务所何宝莹律师解答:
签订竞业限制协议,首先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其次协议的禁止内容,最后是双方必须履行权利与义务,没有履行的处罚措施是否有保障。如果约定违约金的,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1、法律规定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3、24条有明确规定,主要内容有:
第23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第24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2、竞业限制禁止内容
竞业限制禁止内容:行业范围、职责权限、竞业限制年限、竞业限制期间支付的费用,是按年还按月支付;防范措施、取证等,一旦调查取证属实,如何进行赔偿或诉论赔偿问题,对竞业限制人员的物质保证等措施,对今后违约能起到一定帮助。对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2倍给予赔偿。
3、双方必须履行的权利与义务,违约的措施等
双方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对竞业限制协议,必须写清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竞业限制期间,当事人的经济补偿金是按月给予更合适一些,必竞每月有经济收入,正常的生活保障,能得到保证。当事人才不会去想自己的竞业范围内的事情,否则,就有可能从操旧业。
何宝莹律师解析:
竞业限制的对象不是全体员工,竞业限制的对象必须是企业中知悉商业秘密的员工。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是对劳动者就业权利的限制,故劳动者在签订协议前要明确是否有签约义务,否则可以拒绝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维护自己的劳动权利。
可以作为竞业禁止对象的主要有以下五类人:
1、高层管理者,掌握企业大量商业秘密
2、技术研发人员,掌握企业技术秘密
3、高级营销人员,直接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
4、重要管理岗位的人员,如HR、财务管理、法务管理人员,许多公司关键资料都在他们那里
5、重要信息员,企业内的各种调研数据等都掌握在他们手里。这主要是针对咨询行业来说。
何宝莹律师广东育资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具有丰富的经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