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合同是民事法律关系中最基本的法律行为之一,而合同的订立和合同的成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解释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的区别,并通过案例加以说明。
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的区别
合同订立是指当事人在达成协议的过程中,双方就合同的内容、条款进行商议和达成一致的过程。而合同成立则是指在合同订立完成后,当事人按照约定的条件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合同即被视为成立。
法律上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和成立的条件,其中包括要约、接受、意思表示一致等要素。只有当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时,合同才能成立。
案例:
小明看到网上有人在卖一辆二手车,便联系了卖家并表示愿意购买。双方商议后,达成了买卖协议,并签订了书面合同。然而,在合同生效之前,小明突然改变主意,不再想购买这辆车了。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双方已经商议并签订了书面合同,但由于小明在合同生效前撤回了意向,合同并未成立。因为合同成立需要当事人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而小明在此之前并未履行任何实质性义务,因此合同并未成立。
法律条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订立,应当具备有约的意思并达成一致。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及其条款,有争议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按照通例习惯。”
结语:
在合同订立与合同成立的区别中,关键在于当事人是否已达成一致意见并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合同才能被视为成立。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应仔细考虑每一条款,并确保自己能够履行合同义务,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与损失。
2024-08-22
2024-08-22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