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能否继承或让与,有何法律规定?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损害赔偿 > 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能否继承或让与,有何法律规定?

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能否继承或让与,有何法律规定?

时间:2024-09-20 11:43 点击:126 次
字号:

有的当事人会在受到侵权行为的伤害之后提起诉讼,在诉讼请求中很多当事人都会要求侵权行为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那么,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能否继承或让与,有何法律规定?

网友咨询: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否可以让与或者继承?

浙江合创律师事务徐志宏律师解答: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者是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到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一般而言这样的精神损害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情况,一种是因遭受有形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害而导致的精神损害;另一种是未遭受有形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害而直接导致的精神损害。精神损害包括两种形态,一种是受害人可以感知到的精神损害称为积极的精神损害;另一种是受害人由于心智丧失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感知的精神损害称为消极精神损害。

徐志宏律师解析:

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原则

1、补充适用原则。

2、公平适用原则。

3、适当限制原则。

4、过失相抵原则。根据《2001年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结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5、法官自由裁量原则。所谓法官的自由裁量原则也称为自由心证裁量原则,即法律允许法官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依照一定的心证规则和方法,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对精神损害评定为一个确定的数额。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考虑因素

1、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侵害人的过错程度是指侵害人进行侵权时的心理状态。一般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在故意的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中对于受害人造成的伤害一般要比过失情况下大得多。

2、侵害人的获利情况。精神损害赔偿是对受害人的一种精神抚慰以及精神损失的补偿,同时也是对侵害人的一种惩罚,只有这样才可以能够达法的预防犯罪的目的。

3、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精神损害赔偿既是对受害人的一种精神抚慰和心理上补偿也是对于侵权人的教育和惩罚,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找到二者的平衡点掌握一个度,才可以实现。

4、受害人精神受损害的程度和后果。侵权行为对于受害人造成的后果是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5、侵权行为的方式、场合和范围。以不同的手段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行为方式造成的后果一也不同。

6、诉讼时当地的经济状况。

百人大所跨专业复合型主办律师,浙江大学医学硕士,医学法学双重学术背景,综合性三甲医院一线医生工作10余年,并卫生行政部门工作5年。业务全面、责任心强,胜诉率高,为大量当事人成功维权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