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一般情况下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应负法律责任。司法实务中,行为人肇事后借故离开现场,那么肇事逃逸和离开现场是一样吗,肇事逃逸怎么惩罚?
网友咨询:
肇事逃逸和离开现场是一样吗,肇事逃逸怎么惩罚?
江苏蘅远律师事务所谈寅卿律师解答:
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
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在现场等候处理等交通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不属于肇事逃逸。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二十条: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江苏蘅远律师事务所谈寅卿律师解析:
肇事逃逸的惩罚:
1、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但并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记12分。
3、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但是没有逃逸,会吊销驾驶证和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逃逸者,除了追究刑事责任外,终生不得领取驾驶证。
4、交通事故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恶劣情节包括:①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②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③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5、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谈寅卿律师执业于江苏蘅远律师事务所。擅长处理各类民商事纠纷。执业以来,处理各类诉讼案件500余起,是无锡地区多家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谈律师的执业理念是以法为纲,以理服人,用最小的成本换取您最大的收益。
2024-12-23
2024-12-23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