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孩子是血脉的延续,是一个家庭里最珍贵的礼物。未成年人遭受虐待等家庭暴力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男孩戴脚链疑遭虐待,如何能避免未成年人遭受虐待等暴力行为?
网友咨询:
男孩戴脚链疑遭虐待,如何能避免未成年人遭受虐待等暴力行为?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刘兆广律师解答:
如果当事人有相熟的亲戚或者邻居可以找来劝说的话,这是个很好的途径。如果没有的话,可以选择找当地的居委会、村委会介入。还可以向学校反映情况,要求学校介入处理。此外,未成年人在遇到家暴时,可以报警或者申请人身保护令。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比如1、增设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疑似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报告。2、明确列举未成年人父母或监护人应履行的监护职责和不得实施的行为,如不能虐待、不能伤害,不得利用孩子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等。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刘兆广律师解析: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未成年人最先开始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修订草案细化了家庭监护职责,具体列举监护应当做的行为、禁止性行为和抚养注意事项;突出家庭教育;增加监护人的报告义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的监护缺失问题,完善了委托照护制度。
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大背景大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修订草案增加了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保护责任;拓展了未成年人的福利范围;对净化社会环境提出更高要求;强调了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为避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虐待、暴力伤害等侵害,创设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查询及禁止制度。
刘兆广律师系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有法律职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指导、办理刑事、民商案件上千件,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同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