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毕业的学生不能签订劳动合同?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劳动 > 为什么没毕业的学生不能签订劳动合同?

为什么没毕业的学生不能签订劳动合同?

时间:2024-08-07 12:03 点击:130 次
字号:

未毕业是不能签劳动合同的,因为在还没拿到毕业证的时候还是在校生,与公司建立的都不是劳动关系,只是劳务关系;不具备劳动法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

网友咨询:

为什么没毕业的学生不能签订劳动合同?

广东深湾律师事务所黄丹丹律师解答:

未毕业是不能签劳动合同的,因为在还没拿到毕业证的时候还是在校生,与公司建立的都不是劳动关系,只是劳务关系;不具备劳动法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应届生还没拿到毕业证的时候,是不能签订劳动合同的,只能和就业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应届生应先签订三方协议,等到拿到毕业证之后再签订劳动合同。

1、 在校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属于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的调整;

2、 在校大学生如果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合同性质属于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合同,不是真正的劳动合同;

3、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在你还保留学生身份之前,公司与之建立的都不是劳动关系,只是劳务关系,符合雇佣关系特征的,可以认定为雇佣关系。还没拿到毕业证的仍然属于在校生,不具备劳动法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因此还没拿到毕业证的应届生签订的是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学校及在校应届毕业生之间签订的,对即将形成的劳动关系及劳动关系中双方基本权利义务关系达成的协议。就业协议形成的三方当事人是用人单位、学校、学校应届毕业生。

广东深湾律师事务所黄丹丹律师解析:

“劳动者”具体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但并不是所有自然人都是合法的劳动者。

要成为合法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区别于“非法劳动者”,如偷渡者打工。劳动者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对其称呼有:职工、工人、学徒、帮手、帮工等。

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始于劳动者最低用工年龄(除特种工作外为16周岁),终于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即丧失劳动者主体资格,不能再与单位形成劳动关系。此时与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由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务关系。

未毕业的情况下,显然是不能签订劳动合同的,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身份还是存在的。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学生利用闲置时间进行劳务工作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但不构成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也不存在购买五险一金的相关问题,只有在学生毕业以后才可以签订有关的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黄丹丹律师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硕士,带领团队办理过百余起诉讼案件,熟悉物权法、合同法、经济法、劳动法等。熟练掌握金融、会计、税务等相关法律知识。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