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债权人依法拥有撤销权,所谓除斥期间,是指法定的权利固定存续期间,权利人在该期间不行使权利,该期间经过后即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效果。那么,债权人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有多久,有何法律依据?
网友咨询:债权人撤销权之诉的除斥期间问题规定?
广西裕华律师事务所张凯律师解答:
债权人的撤销权规定了两种除斥期间,一是一年的除斥期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二是五年的除斥期间,从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74条,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合同法》第75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张凯律师解析:
三种类型撤销权的除斥期间:
1、相对人的撤销权。民法总则规定的撤销权,是指意思表示有瑕疵的,表意人依法可以主张撤销其民事行为的权利。
2、债权人的撤销权。债权人的撤销权规定了两种除斥期间,一是一年的除斥期间,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二是五年的除斥期间,从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债权人行使撤销权要同时满足两个除斥期间的要求。
3、破产撤销权。破产法规定的是破产撤销权,指破产管理人(包括财产接管人、重整执行人、清算人等)对债务人即破产人在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定期限内所为的有损于债务人财产从而损害人利益的行为,有权请求法院予以撤销,使其归于无效的权利。
当债权人应当或确实知道事实后,债务人的所作所为危害到债权关系的维系时,债权人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对债权人撤销权除斥期间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若债权人发现有此类情况发生时,一定要在规定期限内合理合法维权。
张凯,男,学士学历,中共党员,2015年从区检察院转到律师事务所工作,擅长刑事领域及民事领域纠纷。民事:民间借贷、交通事故、合同侵权纠纷等。刑事:盗窃、抢劫、诈骗。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