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道路交通事故逃逸会不会终生禁驾,是怎样的?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交通 > 非道路交通事故逃逸会不会终生禁驾,是怎样的?

非道路交通事故逃逸会不会终生禁驾,是怎样的?

时间:2024-11-24 11:50 点击:60 次
字号:

终生禁驾,从字面以及日常人们的普遍认为来看,指的是终生不允许再驾驶机动车。而“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则指的是自交警部门的决定生效之日起不能再向交警部门申请重新获得机动车驾驶证。那么非道路交通事故逃逸会不会终生禁驾,是怎样的?

网友咨询:

非道路交通事故逃逸会不会终生禁驾,是怎样的?

浙江高名律师事务所葛国胜律师解答:

以下情况下会被终身禁驾: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一款及第二款的规定,终生禁驾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对此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

二是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者在重大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特殊情况下,同等责任的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

三是造成交通事故后实施了逃逸行为,其目的是故意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而对于一般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只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 条的规定对逃逸人进行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拘留15日的处罚。

决不能仅断章取义的按照第101条第2款的规定对所有逃逸者进行终生禁驾。

浙江高名律师事务所葛国胜律师解析:

在执法实践中,最主要的是要正确理解“逃逸”的概念,所谓逃逸,就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其特征是:主观上表现为故意,也就是说,肇事者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不但不停车,还要驾车逃跑的心理状态;动机和目的是不承担法律责任,包括刑事处罚责任、行政处罚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适用“终生禁驾”时,必须有证据证明肇事者主观上是故意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否则,就不能给予“终生禁驾”。如:逃跑后由于其他因素或良心的谴责又返回现场救死扶伤的;或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或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等类似情况,不能以“终生禁驾”对待。此外,非道路上发生了所谓的交通事故而逃逸的,也不适用“终生禁驾”,因为,非道路交通事故不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调整的范围。

葛国胜律师,2009年开始从事法律服务工作,2012年开始正式执业。执业以来办理大量民商、刑事等各类案件,具有丰富诉讼经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