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话题标签 > 员工

员工 相关话题

TOPIC

员工告您到劳动局也就是人社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虽然您没有说具体情况,我介绍一下。不知道告您是哪一项,请自己核对。第一对方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您,劳动监察大队是行政执法部门,如果您恶意欠薪,已经查实,仍然不和劳动者结清工资的话,该部门可以对您进行处罚。如果不服处罚,不缴纳罚款,那么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第二,对方到人社局负责社保的部门投诉您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保,社保部门会进行调查,然后会同劳动监察大队对您进行处理。第三,对方到劳动仲裁申请仲裁,主要是欠薪、工伤赔偿、双倍工资、伤残就业补助金等等内容。
单位与员工之间从劳动关系之日开始,就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也是最大的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约定报酬之类的,当然,单位如果想辞退员工,劳动合同能起到保护作用,那么,关于公司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广东德培律师事务所陈丽霞律师解析。 一、公司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法第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
试用期是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都可以对对方进行考核、选择,由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初次选择时仅是通过面试,相互间的了解还不够,因此劳动者在试用期辞职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不过我国《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辞职也做出了一些相关规定。 网友咨询: 我给一家童装店上班,起先我就说我没有经验,然后她让我试用期3天,3天后她告诉我说我没经验叫我不要来了,但是我们没有签合同,她也不给我三天的工资,说没有工资的。有什么法律可以帮助我吗? 北京金诚同达(济南)律师事务所王海龙律
被单位辞退能获得的赔偿金,有两部分。第一,由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第二,就业局去领取失业金。 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单位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题主说是被单位辞退,其实对于离职的原因没有说清楚到底是单位协商一致解除还是因为自己的过失,或者是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而被单位辞退。不同的情况直接涉及到是否可以领取到经济补偿金。 领取失业金 题主是明确被单位辞退的,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如果失业保险交满了规定的年限,是可以去就业局申领失业金的。 网友表示:
被辞退能否获得赔偿、能获得多少赔偿是依据单位辞退你的原因来决定的。 第一种情况是因为你犯了重大过失,符合劳动法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况下,单位以此作为理由将你辞退,不需要支付赔偿给你。 第二种情况是单位依据劳动法的第四十条、四十一条的规定将你辞退,单位需要支付你经济补偿金。 第三种情况是违法辞退。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辞退你的条件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也就是前面两种情况),那么就属于违法辞退。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八条和第八十七条规定,企业需要支付你双倍的经济补偿金,称为”赔偿金“。 所以,你被辞退,到底能不能
超过十年的员工,应该是鉴的无固定期的合同,如本人无过错,一般企业不应辞退,倘若辞退应按工龄每年不少于一个月工资补发,退回还商业保险,享受失业保险,本人没再就业前,企业应按月提供生活补助,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工作十年以上应该签定无限期(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了。如果是企业主动辞退员工,应该给予补偿,具体标准好象每年工龄给一个月工资。但是这里面有区别,如果因员工个人原因造成被辞(严重违规违纪、旷工、违反法律和治安管理条例等等),可以不给补偿。 网友表示: 我从03年λ职连续工作至今年5月
什么是工资条?工资条,实际上是指法律规定的个人工资清单。 工资条不仅是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书面凭证,也让劳动者个人可以及时了解其各项收入、社保、福利情况的,在劳动纠纷中还可作为确定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证据。 怎么处理工资条? 1拿到工资条,首先要看是否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 用工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如遇法定休假节日或休息日,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不得推迟支付工资;直接发放工资的,应提前支付工资。拖欠工资的,应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2看工资总额和分项是否正确 工资条拿到手后,得看上
相关咨询:用人单位主动辞退员工能拿到失业保险吗? 想拿失业保险金,那还不简单?首先你需要搞清楚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拿到失业保险金。根据规定,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导致劳动者失业的,才会享受失业保险金。那也就是说,得是单位给你解除合同,而且,不是因为你不想干了,是因为单位不让你干或是其他。 知道了条件,对策也就有了。最直接的办法是,你去跟单位商量,就说你请假,如果不继续准假,那就让他解除合同。如果商量不通,那就直接不去上班好了,最后单位肯定会以旷工为由解除合同的。以上方法都可以拿到失业金。 根据实施《
工资的支付问题,应当遵循国家《劳动法》关于按劳分配的原则,员工提供了劳动,对公司有所贡献,用人单位即应当支付劳动报酬,在员工没有上班、没有提供劳动的情况下,则不应支付工资。 但作为用人单位,一旦与劳动者发生争议而诉诸仲裁和诉讼,若用人单位认为某一时间段劳动者没有工作,不应支付工资时,用人单位应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员工没有工作,未曾提供劳动和贡献;若提供不了证据或者提供了证据但证据无效,则单位可能承担不利的后果。 司法实践中,劳动仲裁庭和人民法院会以劳动关系存续的时间作为依据计算劳动者的实际应得报酬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