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话题标签 > 企业

企业 相关话题

TOPIC

2019年1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连发《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和《关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地方税种和相关附加减征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迅速落地,并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政策主要有三大要点: 一、月销售额10万以下小规模纳税人免增值税 1.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2.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
企业征地是指企业因自身的需要,经政府的批准,征用别人的土地,并给予一定的补偿。 企业征地的具体程序如下: (一)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二)确认该农用地可以用于建设,再根据建设部门的要求,进行和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向建设部门提交用地申请,建设部门审查符合的,颁发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书》。用地单位应按规定缴纳选址规费。 (三)用地单位持该《选址意见书》向同级国土资源局提出用地预审申请,由该国土资源局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书》
职工拒绝企业关于提前返岗的要求,企业不可以对职工做出违纪处理,除非符合法定需加班的情形。。企业于休息日加班(即:提前返岗),应获得职工的同意,不得强制加班。若职工拒绝,企业不宜对职工作出违纪处理。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职工应当服从而不得拒绝加班,否则企业可作违纪处理: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免
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国际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也越来越大。 网友咨询: 在新常态下企业如何防控典型法律风险? 北京京师(成都)律师事务所朱华科律师解答: 您好,我国目前民营企业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是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法律常识,95%以上的民营企业没有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造成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很多本不应该发生的法律风险; 二是法律服务市场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法律资源,在风险发生时无法及时找到合适律师; 建议寻找适合自己企业的律师事务所作为长期法律顾问,
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规定运输业适用10%的税率。 那么营改增对物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有哪些呢? (一)降低了部分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 实施“营改增”后,一方面,可从根本上避免困扰我国多年的因货物与劳务间税制不统一而造成的重复征税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后按增值税征收办法,对于物流企业外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带薪年假天数与其自身的工龄挂钩: (一)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5天; (二)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0天; (三)已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5天。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假高于该标准的不予干涉,但是低于法定标准应该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其未休带薪年假工资,由于职工因个人原因不休并且做出书面放弃休假权利承诺的除外。 年休假,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工作满一定的工作年限后,每年享有的保留工作带薪连续休假。年休假包括基本年休假和补加
清算报告经常发生在企业难以支持自身运作而破产时。企业破产清算报告涉及的相关人员多,利益结构复杂。清算报告的内容都包括什么呢? 网友咨询:请问下公司注销清算报告内容有哪些啊,要怎么写? 天津华盛理律师事务所许运来律师解答: 企业清算报告包括事业单位概况。内容有该单位性质、地址、《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和代码标识、资金、职工人数、单位运转状况及注销的原因。 (一)进行清算的法律依据。 (二)清算组织的工作情况,如进行接管,清理财产、确认债权债务、财务审计、总体资产评估、土地资产评估。 (三)确定清算
发出录取通知在法律上系企业单方法律行为,是对企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如果以疫情防控取消录用,可能承担缔约过失的赔偿责任。企业可以与应聘人员协商,变更入职日期,并发出《补充通知》。劳动者入职后,应当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
发出录取通知在法律上系企业单方法律行为,是对企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如果以疫情防控取消录用,可能承担缔约过失的赔偿责任。企业可以与应聘人员协商,变更入职日期,并发出《补充通知》。劳动者入职后,应当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
发出录取通知在法律上系企业单方法律行为,是对企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如果以疫情防控取消录用,可能承担缔约过失的赔偿责任。企业可以与应聘人员协商,变更入职日期,并发出《补充通知》。劳动者入职后,应当在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