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他人是否构成侵权?
2024-06-25人肉搜索简称人肉,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媒介,部分基于人工方式对搜索引擎所提供信息逐个辨别真伪,部分又基于通过匿名知情人提供数据的方式去搜集关于特定的人或者事的信息,以查找人物身份或者事件真相的群众运动。 网友咨询: 人肉搜索他人是否构成侵权? 律师解答: 我国《网络安全法》等法规已将“人肉搜索”定性为一种违法和侵权行为。《民法典》第1034条也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
网络上辱骂他人违法吗?
2024-06-25在网络上辱骂他人违法。 在网上辱骂他人,不仅是对他人人格的侮辱,更是对他人名誉的破坏,不但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还有可能受到公安部门的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民法典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例如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
持卡人出借信用卡给他人,违法吗?
2024-06-25持卡人出借信用卡给他人的行为,违反《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规定,同时也违反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的契约内容,存在较大法律风险。一方面,出借信用卡的行为妨害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出借后,发卡金融机构无法对授信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增加了信用卡被恶意透支、形成不良信贷的风险,影响了金融信用环境。另一方面,对持卡人本身而言,出借信用卡行为存在较大民事甚至刑事法律风险。 信用卡出借后,持卡人仍然是信用卡还款主体,借卡人能否偿还的风险实际上由持卡人承担。持卡人寻求法律途径向借卡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有可能会被认定为
什么叫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2024-06-04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说法,但究竟什么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呢?本文将通过案例和法律条文来为您详细解释。 案例:小明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他在网上开了一个个人博客,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经验。某天,小明发现有人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把他的博客文章翻译成英文,并在国外网站上发布,还冒充小明的身份进行推广。小明感到很生气,因为他的劳动成果被盗用了,而且还影响了他的声誉和利益。 法律条文: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而《侵权责任
被他人损害财产如何处理
2024-05-30导语: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被他人损害财产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案例:小明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他在一天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车被人破坏了,车上的窗户被砸碎,车内的贵重物品也被偷走了。小明非常气愤,因为他的车是他辛苦工作多年才买下来的,而且里面放着他的一些重要文件和财物。他决定找律师寻求帮助。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对于他人损害财产的行为,受害人有权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恢复原状、消除危险、承担修理费等。在这种情况下,小明可以向
侵害他人财产的法律规定
2024-05-30导语:侵害他人财产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个人利益。根据法律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案例:小明和小红是同事,小明经常借用小红的笔记本电脑,但从来不归还。小红多次要求小明归还,但小明总是找各种借口拖延。最终,小红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被小明私自转卖了。小红决定报警,控告小明侵害了她的财产权。 法律条文:侵犯他人财产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敲诈勒索、毁坏财物等行为,都构成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
容留他人吸毒罪辩护词
2024-05-25导语:容留他人吸毒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但在法庭上我们需要充分陈述辩护理由,为被告提供公正的辩护。 案例:假设小明是一名普通市民,他在家中举办派对时,有一位朋友携带毒品进入他的家中,并在派对上向他人贩卖毒品。尽管小明并不知情,但在警方突袭时,他被指控容留他人吸毒罪。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并没有主动参与或支持毒品活动,他也没有意识到朋友携带了毒品。因此,我们认为小明并不应该被定罪。 法律条文: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规定,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明知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吸毒,并且有故意或过失的
故意伤害他人赔偿标准
2024-05-20导语:在我国的刑法体系中,故意伤害他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施行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故意伤害他人的赔偿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案例和法律条文来详细阐述。 案例:小明和小红是大学同学,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然而,一天晚上在酒吧里,因为一些琐事,小明突然对小红动手动脚,致使小红受伤。小红因此被迫住院治疗,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伤。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对于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不仅要追究刑事责任,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施行者应当承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为要约邀请。
2024-05-17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收到他人的要约邀请,但是要约邀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解释要约邀请的含义,并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 在法律上,要约邀请是指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对方发出的要约。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的关键在于对方是否愿意接受,而不是直接就是一个要约。 案例: 小明看到一家商店正在搞促销活动,打折力度很大,于是他决定去买一台电视。他来到商店门口,看到了一块牌子上写着:“购买电视即可获赠一年免费维修服务!”小明心想这个活动太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2024-05-17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收到他人发来的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一种表达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在法律上,要约邀请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下面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详细介绍要约邀请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案例:小明是一名律师,他的朋友小红想邀请他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于是小红给小明发来一条短信:“明天晚上我家有生日派对,希望你能来参加!”小明收到短信后表示愿意参加,但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回复。第二天晚上,小明收到小红的电话,询问他是否会来参加派对。小明便在电话中确认了自己会去参加。 法律条文: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