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没签劳动协议被辞退
2024-06-04导语: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员工在试用期期满后未签订劳动协议就被公司辞退,这种情况下员工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 案例:小明在一家公司担任销售助理,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结束后,公司要求小明签订正式的劳动协议,但是小明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签订。几天后,公司突然通知小明被解除劳动合同,小明感到非常委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满后,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劳动关
试用期签劳动协议是否合法
2024-06-04导语:试用期签劳动协议是很多公司常见的做法,但是有些员工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试用期签订的劳动协议是否合法。那么,试用期签劳动协议到底合法吗?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来探讨这个问题。 案例:小明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通过面试成功进入一家公司,并签订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试用期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小明表现出色,得到了公司的认可。然而,试用期结束后,公司却以“业务需要”为由,解除了小明的劳动合同。小明对此感到不满,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试用期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
劳动合同纠纷的案例分析
2024-06-04劳动合同纠纷是在劳动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争议。本文将结合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劳动合同纠纷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案例: 小张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与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在工作过程中,小张发现公司违反劳动法规定,未按时支付工资,加班费等。于是,小张向公司提出了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赔偿的要求,但公司拒绝了他的要求。 法律条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有权依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
试用期一个月不签劳动合法吗
2024-06-04导语:在劳动关系中,试用期是一种常见的制度,但是是否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就进行试用期工作呢?下面我们将通过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来探讨这个问题。 案例: 小明是一家公司的新员工,入职后公司安排他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试用期。然而,在试用期结束时,公司却告诉小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小明无法享受正式员工的权益。小明感到困惑和不满,于是咨询了律师事务所。 律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同样需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虽然《劳动
国务院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
2024-05-31国务院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1990]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劳动就业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历史上积累的城镇就业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近十年来陆续成长起来的劳动力也大部分得到安排。这对帮助人民群众克服困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看到,我国人口多,劳动力供大于求,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当前治理整顿期间,劳动力需求减少,待业队伍正在不断
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做好西藏干部、工人内调工作的通知
2024-05-30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 关于做好西藏干部、工人内调工作的通知 (1987年7月29日 劳人干(1987)27号) 经中央同意,从现在开始,西藏干部、工人内调工作将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成熟一个办理一个。内调工作要从西藏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实际出发,既要照顾进藏干部、工人的实际困难,又要适当保留部分专业技术骨干和领导骨干,使工作不受影响。为此,特作如下通知: 一、内调的主要对象是,那些长期在藏工作,现因家庭和个人有特殊情况确需照顾或由于其它原因不宜继续留藏工作的干部、工人。一九八二年以后
国务院关于发布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
2024-05-30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国发[1986]77号)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业经全国省长会议讨论修改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请你们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执行改革劳动制度几个规定的通知》(中发〔1986〕9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从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起开始实施。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采取自上而下、先党内后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
2024-05-28导语: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是对劳动者工作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了解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以便更好地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 一、劳动能力鉴定等级标准的概述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办法》,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其中,一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为劳动能力未受损。等级标准主要根据劳动者的身体状况、职业技能、工作经验等因素进行评定。 二、案例分析 小明是一名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