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话题标签 > 裁员

裁员 相关话题

TOPIC

很多职场新人对“试用期”有疑惑。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首次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确定其是否符合录用条件而进行考察的期间。那么试用期裁员有没有补偿? 网友咨询: 试用期内被裁员能得到补偿吗? 福建旭恒律师事务所朱景鹏律师解答: 员工在试用期内被用人单位裁员,是否有补偿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用人单位无故主动裁员的,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给予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主动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并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该员工在试用期间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在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是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
大多企业裁员的理由都是经营严重困难或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然而裁员并不是想裁就裁的,如果没有客观条件依据,又或者有相关依据,可能被认定裁员违法。 网友咨询: 单位裁员时,哪些对象不能裁? 江苏博爱星律师事务所张静律师解答: 下列情形的劳动者不能作为裁员的对象: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
如果企业已经有破产的原因,但是还有恢复的希望,那么就要对公司进行重整,在重整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依据法律的规定进行经济型裁员,但是也不能侵害劳动者的权利,所以裁员也要经过一定的程序。 网友咨询: 公司重整时可以裁员吗? 湖南泰宗律师事务所袁全律师解答: 如果公司因破产或严重困难而重组资产,公司在经济上裁员是合法的。 可以裁减人员的具体情形有: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
从小白到职场精英,都需要经历试用期这个过程。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身处其中员工,"试用期"都是个相对敏感的时期。 网友咨询: 公司裁员试用期的员工会给补偿吗? 内蒙古义德律师事务所王迪律师解答: 员工在试用期内被用人单位裁员,是否有补偿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用人单位无故主动裁员的,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给予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如果用人单位主动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并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该员工在试用期间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在此种情形下用人单位是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用人单位单方面辞退员
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话是需要支付离职补偿金的。并且单位未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还必须支付双倍的工资。遇到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务必尽快办理离职手续,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也应该及时的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 网友咨询: 没签劳动合同被裁员怎么办? 泰和泰(济南)律师事务所张传斌律师解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从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订立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这是劳动者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未参加养老保险的,违反了劳动合同
导语:裁员赔偿是很多员工在面临失业时关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裁员赔偿标准是2n十1工资,那么具体该如何计算呢? 案例:小明是某公司的员工,由于公司经营不善,不得不进行裁员。根据《劳动法》规定,公司需要给予小明裁员赔偿,标准是2n十1工资。小明在公司工作了5年,每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他的裁员赔偿计算如下: 裁员赔偿 = (5年工龄 x 5000元) x 2 + 5000元 = 60000元 法律条文: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

裁员赔偿

2024-06-14
导语: 裁员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一种人事调整方式,但是在进行裁员时,雇主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支付相应的赔偿。本文将结合案例和法律条文,介绍裁员赔偿的相关内容,帮助雇主了解如何合法进行裁员并支付赔偿。 案例: 小明是一家IT公司的员工,由于公司业绩不佳,公司决定进行裁员调整。小明被公司裁员,并获得了相应的赔偿。但是小明认为赔偿不够,要求公司支付更多的赔偿。公司和小明之间发生了纠纷,最终法院判决公司支付额外的裁员赔偿。 法律条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

裁员通知书

2024-06-14
尊敬的员工们: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经过深思熟虑,我们不得不进行裁员,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案例】 小明是我们公司的一位资深员工,他在公司工作了五年,一直以来都是团队中的中流砥柱。然而,由于市场需求的下降,公司不得不削减成本,小明不幸成为了裁员名单上的一员。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小明感到非常失落和无助,但他也理解公司的决定,并表示将全力配合顺利离职。 【法律条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发生经济性裁员时,应当提

裁员方案

2024-06-14
导语: 裁员是企业在面临经营困难时常见的调整措施,但裁员涉及到员工的权益和法律规定,因此企业在实施裁员方案时需要谨慎处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案例: 小明是一家IT公司的员工,由于公司业绩下滑,公司决定进行裁员。在裁员过程中,小明发现公司并没有提前告知他裁员的原因,也没有与他进行协商。小明感到不满,决定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通知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者代表大会,或者全体员工,提出裁减人数、裁减的岗位和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等事项,
导语:裁员是企业管理中常见的一种人事调整方式,而裁员赔偿是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环节。2023年,裁员赔偿标准有了新的调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案例:小明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由于公司业务调整,不得不面临裁员。在与公司协商后,小明获得了裁员赔偿金。根据2023年最新标准,小明将获得与其在公司工作年限成正比的赔偿金额,加上一个固定基数。这一调整让小明感到安心,也体现了国家对员工权益的保护力度。 法律条文: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裁员赔偿金的标准应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