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女主持住院时疑因药物致死
2024-09-23近日,安徽合肥一27岁女主持人刘某患肺炎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期间,疑因用药导致其死亡的消息引发热议。据家属提供的尸检报告显示,死亡原因系使用药物莫西沙星发生心律失常致心源性猝死。对此医院表示目前正在和家属沟通,事件还在调查中。那么医院对刘某的死应该承担责任吗? 根据《民法典》第1218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按照现在尸检结论来看,刘某的死因确实可能会存在人为失误而导致的。如果最终调查确认属实的话,即如果是因医务人员存在
租房时易踩的雷区有什么,如何避免?
2024-09-22随着这些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的增加,“租房”成了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一件事,房屋租赁合同也因此成了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看上去比较简单,合同条款也相对较少,但与房屋租赁合同相关的纠纷却时有发生。那么,租房时易踩的雷区有什么,如何避免? 网友咨询: 租房时易踩的雷区有什么,如何避免? 山西晋泉律师事务所王军平律师解答: 在租房子时,应当注意查看的事项有: 1.查验出租人身份。在与他人订立房屋租赁合同之前,应当首先查验对方的身份,了解对方是否为房屋的所有权人,是否对房屋享有合法处
起诉离婚时双方是不是一定要在场?
2024-08-21起诉离婚时,无需双方在场。但离婚诉讼开庭,原被告必须要出庭。基于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是否离婚以及财产的分割处理,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必须由当事人真实表达意思,法院才好依法处理。 网友咨询: 起诉离婚时双方是不是一定要在场? 河北昌俊律师事务所孙风彪律师解答: 起诉离婚时,无需双方在场。但离婚诉讼开庭,原被告必须要出庭。 基于离婚案件的特殊性,即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是否离婚以及财产的分割处理,涉及当事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必须由当事人真实表达意思,法院才好依法处理,而且法院还要进行调解
怎样证明双方是以夫妻名义同居的?
2024-08-21证明双方是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可以向行为地周围的群众取证,以证人证言的形式证明两个人共同生活的事实,可以向房东或者物业管理处了解是否有共同居住的事实,可以通过配偶的电子邮件、短信、微信、QQ等聊天记录了解是否有共同居住的事实。 网友咨询: 怎样证明双方是以夫妻名义同居的? 北京乾成(杭州)律师事务所丁昱州律师解答: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证明双方是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可以向行为地周围的群众取证,以证人证言的形式证明两个人共同生活
离婚案件是不是一定要开庭审理?
2024-08-02离婚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除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都应当公开进行开庭审理。因此需要当事人进行申请不开庭。 网友咨询:离婚案件是不是一定要开庭审理?北京市盈科(东莞)律师事务所邓嘉文律师解答:1、离婚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除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都应当公开进行开庭审理。因此需要当事人进行申请不开庭。2、离婚案件涉及当事人感情问题,有的还涉及个人隐私,为了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法院应该准许。但是,宣判一律公开。因此,经当事人申请,离婚诉讼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未经
股东代表诉讼是以谁的名义起诉?
2024-07-03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明确的原告和被告,所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也要有明确的原告被告。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股东代表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股东代表诉讼是以公司的名义起诉的。 网友咨询: 股东代表诉讼是以谁的名义起诉? 重庆佑圣律师事务所闵汉林律师解答: 股东代表诉讼是以公司的名义起诉的。 根据公司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在公司利益受到损害时,首先应以公司名义提起诉讼,而股东代表诉讼是在公司监督机制失灵的情况下的补充救济手段,其适用的前提是穷尽公司内部救济手段。
海关总署关于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中国项目国外采购物资免税进口事宜的通知
2024-07-03海关总署关于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中国项目国外采购物资免税进口事宜的通知(2004年1月18日 署税函[2004]39号)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各直属海关: 近日,卫生部就全球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以下简称“全球基金”)中国项目国外采购物资免税进口事宜致函我署。函称:经我国申请,“全球基金”已批准我国施行3个项目,即“加强中国中部地区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综合治疗、关怀和预防项目”、“全国实施DOTS策略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和“中国疟疾高传播区疟疾控制项目”。上述项目中的后2个项目已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释义
2024-06-17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法律规定,它允许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不起诉条件,从而达到尽早解决案件、保护社会稳定的目的。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释义,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释义: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审查起诉时,可以根据案件情况提出不起诉条件,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接受条件并履行,检察机关可以决定不起诉。这一制度的出发点是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轻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促进案件的快速解决。 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2024-05-20一、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