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话题标签 > 履行合同

履行合同 相关话题

TOPIC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 网友咨询: 高爱琪于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间,虚构自己在大兴区采育镇×花园小区有回迁房出售,欺骗被害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出具虚假的购房发票,骗取李×1、袁×等8名被害人购房款共计人民币441万元,赃款被全部挥霍。高爱琪于2021年10月21日被查获归案。 高爱琪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辽宁住邦律师事务所李富征律师解答: 高爱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
一、单位不履行合同违法吗 单位不履行合同不违法,但是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 找法网提醒,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主要有亲自履行原则、实际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以及协作履行原则等原则。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 网友咨询: 王惠萍于2020年11月至12月间,以江苏惠伊百投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名义,虚构其能为××××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融资5亿元的事实,以一张人民币1000万元的空头现金支票作为担保,与××××公司签订借款合同,以支付贴息款的名义骗取××××公司450万元。后经被害单位报案,王惠萍于2021年9月3日被电话传唤到案,到案后,其拒不供认犯罪事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 网友咨询: 2012年6月间,陈贵生伙同章高峰,采取以章高峰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上海鸣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以及由其控制的上海峰闽物资有限公司与国电物流有限公司签订《钢材购销协议》、《工矿产品购销合同》,以上海峰闽物资有限公司委托国电物流有限公司向上海鸣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购买钢材的形式,由上海峰闽物资有限公司向国电物流有限公司支付小额保证金,并以陈贵生担任法定代
一、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可否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合同无效不能双倍返还定金,合同无效不等于违约责任。 根据《民法典》,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合同不履行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
对方没有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属于违约,当事人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网友咨询: 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应该怎样处理? 广东华商(北京)律师事务所韩雪律师解答: 1、对方没有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属于违约,当事人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对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一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另一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
现实社会中,我们都知道合同在签订之后,都希望双方都能够认真及时的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内容。但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对方不履行合同,又该如何处理呢? 网友咨询: 签了合同却不履行合同怎么办? 湖南瀛启律师事务所舒朗律师解答: 对方不履行合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继续履行或者解除合同赔偿相应的损失。 对于其他不履行合同的处理,民法典也作出救济的方法: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
具体问题得具体分析,以台风是否会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作为判断标准。 如果因为台风导致无法履行合同,达到无法实现合同目的的程度,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如果当事人有足够的信息和资源去预防或减轻台风带来的影响,并且在台风发生不去尽力避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台风不会被视为不可抗力,擅自解除合同将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影响合同履行的,可以依法主张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人民法院遵循公平公正、利益平衡等原则,综合考量疫情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案件的影响,根据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程度判断部
  • 共 1 页/8 条记录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