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犯不适用于缓刑和假释 但可以
2024-06-06在我国刑法中,累犯是指已经被判处刑罚,而后再次犯罪的人员。对于累犯是否适用缓刑和假释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累犯是否适用缓刑和假释的问题。 案例: 小明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且缓刑两年,缓刑期间小明再次犯盗窃罪。那么,对于小明这样的累犯,是否可以再次适用缓刑呢? 法律条文: 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累犯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 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累犯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这是为了维护社会法律秩序,防止累犯再次犯罪。缓刑和假释是对犯罪分子的一种减刑措施,目的是帮助
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
2024-06-05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刑罚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实行办案责任制。第三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和被减刑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提请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第四条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的减刑,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
关于建立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
2024-05-31为加强对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部门间协作配合,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决定建立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一、主要职能 在中央政法委领导下,统筹协调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工作。研究制定家事案件纠纷化解政策措施和年度工作计划,探索家事审判程序改革,向全国人大提出家事特别程序立法建议;推动部门沟通与协作,明确职责任务分工,加强政策衔接和工作对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完善;推进家事审判工作专业化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督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程序的规定
2024-05-29为进一步规范减刑、假释案件的审理程序,确保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的合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对减刑、假释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减刑建议书后一个月内作出裁定; (二)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减刑、假释建议书后一个月内作出
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补充规定
2024-05-2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补充规定》已于2019年3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63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9年4月24日 为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施行后,依照刑法分则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判处刑罚的原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罪犯的减刑、假释补充规定如下: 第一条 对拒不认罪悔罪的,或者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
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24-05-24为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依法惩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侦查、起诉、审判实践,制定本意见。 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一) 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
醉酒驾驶的处罚标准最新规定2024
2024-05-15导语:醉酒驾驶是一种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还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最新规定的醉酒驾驶处罚标准将于2024年生效,为了避免因此而受到处罚,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案例: 小明是一名年轻的司机,一天晚上他和朋友聚会喝了几杯酒,本来打算叫代驾回家的,但是因为朋友提出要一起去吃宵夜,他便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自己开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小明被交警查到了酒驾,经呼吸测试后,小明的血液酒精含量超过了规定的标准,他被依法处以罚款并吊销驾驶证。 法律条文: 根据最新规定,2024
酒后驾驶处罚新标准2023
2024-05-15导语:酒后驾驶一直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为了加强对酒后驾驶的打击力度,最新的酒后驾驶处罚标准将于2023年正式实施。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这一新的标准,并通过案例和法律条文来说明其重要性。 案例:小明是一名年轻的司机,一天晚上他和朋友们在酒吧喝了几杯酒后,便开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小明因为酒精影响驾驶失控,导致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警方经过调查发现小明的血液酒精含量超过了新的酒后驾驶处罚标准,于是小明被依法追究了法律责任。 法律条文:根据最新的酒后驾驶处罚标准,驾驶人血液酒精
职务犯罪减刑假释最新规定细则
2024-05-15导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务犯罪减刑假释的规定也在不断变化。最新的细则对于职务犯罪的处理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以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案例:小明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主管,因为贪污经济数额巨大,被判处有期徒刑。在服刑期间,小明表现良好,积极改造自己,参加各项教育、劳动和技能培训。根据最新规定,小明有可能获得减刑假释的机会。法院依法对其进行了评估,最终小明成功获得了减刑假释,重新融入社会。 法律条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对于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符合以下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获得
职务犯罪减刑假释放宽了
2024-05-15导语:最近,职务犯罪减刑假释放政策逐渐趋于宽松。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案例:小明是一名财务主管,因为挪用公司资金被判刑入狱。在服刑期间,他表现良好,积极参加劳动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学历证书。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小明有可能获得提前减刑或假释释放的机会。 法律条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对表现良好并且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可以酌情考虑减刑或假释释放。 结语:职务犯罪减刑假释放政策的宽松,一方面可以激励罪犯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另一方面也需要严格把关,避免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