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构成要件七个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损害赔偿 > 紧急避险构成要件七个

紧急避险构成要件七个

时间:2024-05-24 10:37 点击:62 次
字号:

导语:在法律领域中,紧急避险是一种常见的辩护手段,但是要想成功主张紧急避险,必须满足一定的构成要件。本文将介绍紧急避险的七个构成要件,并通过案例加以说明。

紧急避险构成要件七个:

一、紧急情况:紧急避险是为了解决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紧急情况而采取的行为。例如,当一名人质被持枪歹徒劫持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可以采取紧急避险行动。

二、无过当: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是在所面临的危险情况下,为了避免危险而采取的必要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比如,当一名行人在马路上突然遭遇车祸,为了躲避撞击,他可以跳到路边的草坪上,但不能过分逃跑导致其他人受伤。

三、无意图: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是出于正当的目的,不能有恶意。例如,当一名商店员工在工作时发现店内着火,为了保护员工和顾客的生命安全,他破坏了货架上的商品,但这并不是出于恶意。

四、合理: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是合理的,不能违反法律规定或社会道德。例如,当一名医生在手术中发现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为了尽快采取救治措施,他可能会绕过手术室外的红灯,但这是出于紧急避险的需要。

五、立即: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是立即采取的,不能拖延时间。例如,当一名消防员接到火灾报警电话时,他必须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扑救,而不能等到火势蔓延后再行动。

六、无过错: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是无过错的,不能是由于当事人的过错导致紧急情况的发生。例如,当一名司机因为超速驾驶而发生车祸后,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他采取紧急避险行动,但这并不免除他超速驾驶的过错责任。

七、必要: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是必要的,不能有其他更合理的避险选择。例如,当一名游客在山上迷路时,为了防止冻伤,他可能会点燃周围的树木取暖,但如果他有其他更合适的避寒方法,就不能主张紧急避险。

案例:小明是一名学生,在上学路上遭遇了一名持刀抢劫犯,为了保护自己,他用书包砸向抢劫犯并逃跑。小明后来被警方逮捕,但他主张自己是出于紧急避险的需要才采取了这一行动。根据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小明的行为符合紧急情况、无过当、无意图、合理、立即、无过错和必要的要求,因此可以获得法律上的保护。

法律条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规定,对于紧急避险行为,法律应当予以保护,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对于明知不是紧急避险情况而采取的行为,法律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结:紧急避险是一种正当的行为,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构成要件才能得到法律上的保护。希望大家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理性、合理地采取行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