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话题标签 > 制造

制造 相关话题

TOPIC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网友咨询: 2021年4月,施某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款某世界名牌手表照片,被害人周某通过微信询问该款手表价格,双方谈好价钱为11.3万元后,周某前后分多笔共转账11.3万元至被告人施某账户上。施某收到钱后用于银行债务还款3万余元,剩余钱款用于网络赌博,全部输光。在此期间,施某以各种理由答复周某会发出手表,但一直没有发出手表给周某。 一直拖到2021年8月份串通同事“晓晓”冒充一卖表的表主“红居栋”,让“晓晓”告诉周某已经收
利用疫情制造、传播谣言是会犯罪的。 【法律依据】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散布谣言是扰乱公共秩序,根据《刑法》第291条规定,散布虚假消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的是追究刑事责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
刑法中有关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的规定,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须知道哪些制造物是危险、违法的,这样我们才不会由于无知而做出违法的行为,那么,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是什么?应当怎样处罚? 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是什么?应当怎样处罚? 非法制造危险物质罪是指非法制造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
我们在购买车辆之后,都会购买车辆保险,而交强险是国家强制规定必须购买的险种,用以保证日后因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人身以及财产发生损害时,受害人可以得到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的赔付。那驾驶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还需要赔偿吗? 网友咨询: 驾驶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赔吗? 广东国晖(天津)律师事务所付佳怡律师解答: 如果机动车交通事故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那么肇事方是没有责任的,保险公司也就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是驾驶员一方故意制造交通事故,导致他人人身财产发生损害的,当事人提出保险公司在交强
  • 共 1 页/4 条记录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