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医疗差错赔偿标准
2024-12-14一、什么是严重医疗差错 严重差错。严重差错是指医疗过失已给病人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的差错。后果可表现为各种方式,如增加痛苦、延长治疗时间、扩大经济支出、遗留手术瘢痕、出现不适症状、产生轻度并发症或后遗症等。例如,某医院产科助产士,在给一产妇接生时,由于业务能力较差,临床经验不足,虽然产妇出现了一系列较为明显的子宫破裂的先兆,但该助产干仍然没有想到有子宫破裂的可能,也未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病人子宫破裂。幸被上级医生及时发现,经紧急手术,缝合了破裂口、病人母子平安,没有出现严重后果。本例助产士有技术
以求职者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或来自疫情严重省份为由拒绝招录的是违法的吗
2024-12-11以求职者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或来自疫情严重省份为由而拒绝招录的,是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六十二,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
以求职者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或来自疫情严重省份为由拒绝招录的是否合法
2024-12-11以求职者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或来自疫情严重省份为由而拒绝招录的,是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六十二,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
积极参加聚众斗殴,严重扰乱秩序,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2024-12-01聚众斗殴罪,是指,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聚众斗殴犯罪往往同时会造成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权利受到侵害的结果。 网友咨询: 2018年4月20日22时许,高超凡在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清源路38号北京珈苑大众洗浴有限公司内,因服务问题辱骂珈苑汤泉洗浴工作人员及负责人赵文学,后被赵文学等人殴打。高超凡遂纠集韩凯等人来珈苑汤泉洗浴,与赵文学协商被打一事未果。2018年4月21日1时许,高超凡伙同韩凯纠集姜峰,姜峰纠集陈洪亮,陈洪亮纠集张卫星、张某1、古某1等人,前往珈苑汤
违反严重疾病婚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4-11-22违反严重疾病婚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是: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的一方在结婚登记前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婚后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违反严重疾病婚前告知义务,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4-09-25我愿意成为TA的妻子(丈夫),无论富裕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这句常出现在影视剧中的婚姻誓词,常令人动心不已,然而,如果婚后发现对方有重大疾病,且婚前故意隐瞒,对于这种违反严重疾病婚前告知义务,法律后果是什么? 网友咨询: 婚后意外发现老公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担心传染给自己和以后的孩子,我可以要求离婚吗? 江苏盈灿律师事务所何亚娟律师解答: 违反严重疾病婚前告知义务的法律后果是:如果患有严重疾病的一方在结婚登记前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婚后向法院请求
不法分子会向电子烟中添加毒品,引诱强迫他人吸毒的,构成什么罪
2024-09-15生活中,有的毒贩子为了通过贩卖毒品来赚钱,就置他人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千方百计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有的还通过向他人宣传吸毒后的体验,示范吸毒方法,或者对他人进行蛊惑,从而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被引诱、教唆者就是在这种诱惑、宣传、示范教唆下,开始吸食、注射毒品的。有的还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毒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网友询问: 不法分子会向电子烟中添加毒品,引诱强迫他人吸毒的,构成什么罪? 河北凌翔律师事务所李金亮律师解答: 按照刑法的规定,不管被引诱、教唆、
最高法人社部明确996严重违法,超时加班引发劳动争议怎么办
2024-09-03劳动者依法享有相应的劳动报酬和休息休假权益,遵守国家工时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劳动者在维护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维权:一是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渠道解决。 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二是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进行投诉。三是通过劳动争议诉讼渠道解决。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