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考验期发现漏罪怎么处理
2024-10-24一、关于假释考验期犯新罪 对于犯新罪而言,无论是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发现,还是在假释考验期满被发现,都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减后并”实行数罪并罚。可见,假释的漏罪与假释的新罪,处理的结果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假释犯已经先期服过刑,接受过教育改造,漏罪和新罪的主观恶性,自然不同,这也是其与缓刑的一大区别。 二、关于假释考验期发现漏罪 对于漏罪而言,只有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发现,才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实行数罪并罚。如果在假释考验期满之后才发现漏罪的,则应当按照追诉时效的规定,看该漏罪是否已经过追诉
修改他人考研志愿也可能构成犯罪
2024-10-22大四学生小张参加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然而之后却发生了一系列怪事:自己的学信网账号被人登录,先是被取消考试报名,接着,考研调剂志愿又被乱填写一通。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 在此案中,恶意修改小张调剂志愿的人,有可能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因为盗取他人账号并恶意操作,就属于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操作的行为;而根据《刑法》规定,这种行为如果造成严重后果了,行为人将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具体到本案中,如果盗号人因为此事违法所得在
女生频遭他人恶意篡改考研志愿,谁动了她的考研志愿
2024-10-22大四学生小张参加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然而之后却发生了一系列怪事:自己的学信网账号被人登录,先是被取消考试报名,接着,考研调剂志愿又被乱填写一通。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 在本案中,小张学信网账号被盗有可能是与研究生报考环节相关的工作人员泄密造成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泄密的工作人员的泄密行为如果被认定情节严重的话,是会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 一旦构成此罪,嫌疑人轻则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重则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免责声明
缓刑的考验期是多久?
2024-08-14缓刑是指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虽然缓刑中有“刑”字,但是缓刑并不是独立的刑罚,而是一种刑罚执行的方式。那么缓刑的考验期是多久? 一、缓刑的考验期是多久? 缓刑考验期限,是指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间。我国《刑法》第73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所谓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判决
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思想汇报范文
2024-06-17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编辑,我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法律案件。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则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思想汇报案例。 案例: 小明是一名年轻的大学生,在一次聚会中因为误会而与他人发生了冲突,导致对方受伤。警方介入后,小明被要求签署附条件不起诉协议,即在一定期限内保持良好行为,并且进行思想汇报。小明很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为,于是积极配合警方要求,在考验期内认真反思自己的过错,并且参加了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最终,在考验期结束后,小明成功通过了思想汇报,获得了不起诉的结果。 法律条文: 根据《刑事诉讼
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流程
2024-06-17导语:在法律领域,附条件不起诉是一种特殊的处理方式,其流程在考验期满后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本文将介绍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满后的具体流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法律程序。 案例:小明因为盗窃罪被警方抓获,经过调查证据确凿,检察院决定对其采取附条件不起诉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小明需要在规定的考验期内遵守相关条件,包括不得再犯罪行为。考验期满后,小明顺利通过了考验,符合了附条件不起诉的条件。 法律条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附条件不起诉的方式,对
互联网金融专业考研方向
2024-04-23导语: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专业成为越来越多考生的热门选择。本文将探讨互联网金融专业考研方向及其相关法律条文,为考生提供参考。 案例: 小明是一名大学生,他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决定报考互联网金融专业的研究生。在准备考研期间,小明了解到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深深被其创新性和前景所吸引。 在考试中,小明遇到了一道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题目,要求考生分析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合规性及监管措施。小明回忆起学习过的相关法律条文,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