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话题标签 > 追诉

追诉 相关话题

TOPIC

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某单位人员因为贪污贿赂被抓了,其实这就是职务犯罪的一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职务犯罪有贪污贿赂罪、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等,广东君直律师事务所刘婉芬律师解析。 一、金融职务犯罪的追诉时效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犯罪都是有追诉时效的,职务犯罪同样有追诉时效,追诉时效依据法院最高的判罚而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6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惩治新型毒品犯罪有关情况并发布第三十七批指导性案例。其中强调,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为实施强奸给人下“迷药”的,应当按照强奸等严重犯罪处理;对于以发生性关系为目的投放麻醉、精神药品,符合强奸罪等严重犯罪构成要件的,要以强奸罪等犯罪进行追诉。 刑法上的强奸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违背被害人的意愿,采用暴力、威胁、伤害或其他手段,强迫被害人进行性行为从而构成的犯罪。而下迷药、投放麻醉、精神药品等行为就属于使用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反抗的状态,目的一般是为了实施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我们都知道,涉嫌盗窃罪是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但是需要注意追诉时效,那么,盗窃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盗窃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如下: 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数额较大标准,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2、盗窃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数额巨大标准,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
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那么,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是多久?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一、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是多久?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
合同诈骗罪追诉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合同诈骗罪犯罪构成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
无论是刑事还是民事案件,如果想进行诉讼,就要注意案件的诉讼时效,因为一旦过了案件的起诉期限就以为这会丧失某种资格或权利。 网友咨询: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什么时间起算? 四川临龙律师事务所费国田律师解答: 追诉时效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1、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处于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就是说,犯罪分子连续实施同一罪名的犯罪(犯罪分子在一定时期,以一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追诉期限从其最后一个犯
在抓到犯罪嫌疑人后,一般情况下应该要送监狱的,但有一些情况下会被告知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这时我们就会有这样的疑惑: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是什么意思呢? 网友咨询: 什么叫犯罪已过追诉时效? 河南良承律师事务所潘振旭律师解答: 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已过追诉时效就是超过了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我国《刑法》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以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追诉时效,从挪用公款时开始计算,如果持续挪用公款的,从挪用公款行为结束之日起开始计算。 网友咨询: 犯挪用公款罪追诉时效是多久? 浙江远洋律师事务所胡黛璇律师解答: 挪用公款追诉时效: 1、犯此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追诉时效是五年;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是十年;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追诉时效是十五年或者二十年。 4、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
  • 共 1 页/8 条记录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