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的行为有哪些?
2024-07-17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网友咨询: 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的行为有哪些? 山西中都律师事务所张玉牛律师解答: 大致有以下9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1、打架斗殴中,任何一方对他人实施的暴力侵害行为。两人及多人打架斗殴,一方先动手,后动手的一方实施的所谓反击他人侵害行为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 2.对假想中的不法侵害实施的所谓“正当防卫”行为。不法侵害必须是在客观上确实存在,而不是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承担民事责任吗?
2024-07-17提起正当防卫,大家也许会想到,正当防卫在防止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的同时,有可能会造成侵害人的损失,那么这个损失正当防卫人需不需要赔偿呢? 网友咨询: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承担民事责任吗? 吉林松韵律师事务所孔祥发律师解答: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防卫过当造成的损害一般应当减轻民事责任。这是因为:一是如果没有侵害人的不法侵害,就不会有这种防卫过当的结果;二是防卫人在防卫过程中,特别是情况危急的时候,对反击行为的节制及后果的预见是受到限制的,不应当对
互殴和正当防卫该如何区分?
2024-07-05在很多打架互殴故意伤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认为明明是被害人无端挑衅或动手在先,而自己只是被迫防卫,并不是故意伤害对方,可到了最后自己反而成了罪犯。 网友咨询: 互殴和正当防卫该如何区分? 湖南大鲲律师事务所周金云律师解答: 互殴,又称互相斗殴,通俗来讲就是双方都出于侵害对方的意图而相互攻击。双方对参与斗殴可能出现的伤害结果有预见,任何一方的斗殴行为都不是在制止不法侵害,不属于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
因为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2024-07-04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那么,因为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一、因为正当防卫造成的损害,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1、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是合法行为,如果因为正当防卫而给不法侵害者造成损害的不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是防卫过当,需要在过当的范围内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 2、刑事责任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互殴和正当防卫该怎么区分?
2024-07-02在很多打架互殴故意伤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认为明明是被害人无端挑衅或动手在先,而自己只是被迫防卫,并不是故意伤害对方,可到了最后自己反而成了罪犯。 网友咨询: 互殴和正当防卫该怎么区分? 湖南人和(东莞)律师事务所黄伟军律师解答: 互殴和正当防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区分: 一、是否具有正当性。 互殴是违法行为,具有非法性。正当防卫属于私力救济行为,具有合法性。 二、是否具有防卫意图。 区分正当防卫和互殴的关键在于有无防卫意图。 防卫意图是指防卫人在实施防卫行为时对其防卫行为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区别
2024-05-2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情况,但很多人却容易混淆这两者的概念。本文将通过案例和法律条文的解释,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之间的区别。 案例: 假设小明正在走夜路回家,突然被一名持刀歹徒拦住要抢劫。小明害怕失去生命安全,于是拔出自己的钥匙用力戳向歹徒的腹部,致歹徒受伤倒地。警察赶到现场后,将小明带回警局进行调查。 法律条文解释: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对于紧急避险的行为,是指为了防止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采取必要的紧急行为的情形。而正当防卫则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联系与区别
2024-05-24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紧急情况,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使用紧急避险或正当防卫的方式来应对危险。本文将探讨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联系与区别。 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都是在面临危险时采取的行为,但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紧急避险是指在面临危险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是一种被动的防御行为。而正当防卫则是指在面临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合理防卫行为,是一种主动的反击行为。 案例:小明是一名普通市民,某天他在回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2024-05-24作为一名律师,我们经常接触到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这两个概念。虽然它们都涉及到在危急情况下保护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但在法律上却有着明确的区别。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并通过案例和法律条文加以解释。 案例: 小明是一名普通市民,某天晚上他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名持刀歹徒袭击。在被歹徒威胁性命的情况下,小明拔出口袋里的小刀将歹徒刺伤。歹徒受伤后逃跑,最终被警方逮捕。小明因此受到了法律的追究,被指控为正当防卫。 法律条文: 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为了保护国家
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
2024-05-21为依法准确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维护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鼓励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刑事司法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把握立法精神,严格公正办案。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和立法精神,对于符合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坚决依法认定。要切实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做法,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2.立足具体案情,依法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