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量刑
2024-08-1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所谓存款是指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向存款人支付利息的一种经济活动。所谓公众存款是指存款人是不特定的群体,如果存款人只是少数个人或者是特定的,不能认为是公众存款。 (二)客观要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大类: 1、以不法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几年
2024-08-1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大小。如果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较小的,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依本法第13条之规定,不构成犯罪。 (2)是否出于故意。如果不是出于故意实施的,不构成犯罪。 (3)是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未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不构成犯罪。如行为人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幅度内提高利率吸收公众存款的,不能认为构成犯罪。 二、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两者的区别是: (1)侵犯的客体和犯罪对象不同。前者侵犯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标准
2024-08-1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 (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证据标准
2024-08-1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所谓存款是指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向存款人支付利息的一种经济活动。所谓公众存款是指存款人是不特定的群体,如果存款人只是少数个人或者是特定的,不能认为是公众存款。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本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大类: 1、以不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扰乱金融秩序。其主要表现方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吸收合并的程序是怎样的?
2024-08-06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也可能会使得企业的架构发生一定的转变,可能会从长远的发展进行考虑会选择进行吸收合并,也就是可能会把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为一家,那么吸收合并的程序是怎样的? 网友咨询: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吸收合并的程序是怎样的? 上海市金马律师事务所李炳良律师解答: 吸收合并的程序: 1、董事会制订合并方案。 2、签订公司的合并协议。 3、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4、合并决议的形成。 5、向债权人通知和公告。 6、合并登记。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二条,公司合并
在现实经营中,吸收合并清算是必经程序吗?
2024-08-05公司合并是企业兼并的形式之一。吸收合并的操作方法、程序、异议股东的回购请求权、法律效果、公司合并无效之诉、不同种类公司之间合并的限制等均是公司合并中应注意的问题。那么在现实经营中,吸收合并清算是必经程序吗? 网友咨询: 在现实经营中,吸收合并清算是必经程序吗? 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郑明明律师解答: 吸收合并清算不是必经程序。因为合并而使公司解散的,不需要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因此不需要进行清算。 因为原来的公司依然存在,对于公司的债权债务就应该由现在吸收合并以后的公司概括的继承,这样还是不会侵害到
怎么分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
2024-07-05分辨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方式,一是判断借贷资金使用的方向是否明确,二是看借贷的对象是否特定,三是看借贷人给予的报酬是否受法律保护。 网友咨询: 怎么分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田丰律师解答: 分辨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方式如下: 1.民间借贷往往是用于生产经营等特定的急需资金的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资金使用方向并不明确; 2.民间借贷的对象有特定的范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针对的是社会不特定的对象; 3.民间借贷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利息受保护
公司合并吸收及全流程
2024-05-28导语:公司合并吸收是一种常见的企业并购形式,旨在通过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本文将从案例和法律角度,介绍公司合并吸收的全流程。 案例:假设公司A是一家拥有先进技术和研发团队的软件公司,而公司B是一家拥有广泛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的硬件公司。两家公司经过多次接触和谈判后,决定进行合并吸收。在合并前,公司A和公司B分别成立专门的合并委员会,负责协调并实施整个合并吸收流程。 首先,双方合并委员会将签订保密协议,确保谈判过程的保密性。随后,双方将进行尽职调查,对对方公司的财务状况、法律风险、人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