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力律师:消费欺诈,应当如何认定?
2024-07-20消费欺诈,是指特别存在于消费领域,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致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消费欺诈与一般民事欺诈应当如何区分呢? 网友咨询: 消费欺诈与一般的民事欺诈应当如何区分? 河北言复律师事务所刘亚力律师解答: 消费欺诈需要满足一般民事欺诈的构成要件,还需要行为为生活消费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属于消费行为。那么,除上述一般欺诈的构成要件外,消费欺诈特指发生于消费领域、发生于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欺诈行为。 一般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 欺
价格欺诈,郑州一超市被罚10万
2024-07-12近日,针对市民反映的“中原区新隆嘉生鲜超市标价混乱”的问题,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支队联合中原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出击,快速立案调查。经调查,该超市存在价格欺诈的违法行为。5月5日,依据《价格法》有关规定,中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该超市作出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根据《价格法》第40条规定,经营者有本法第十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本轮疫情
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法律如何处理?
2024-07-09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一、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备的要件是什么?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故意。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
合同欺诈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4-07-01在买卖关系中,其实很容易出现欺诈的情况,而在这个时候双方签订的合同自然也就会被认定为欺诈合同。结合我国《民法典》中的规定,一方因受欺诈而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 网友咨询: 合同欺诈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 广西诚上金律师事务所李炳通律师解答: 合同欺诈不一定承担刑事责任。 合同欺诈不等于合同诈骗罪。合同欺诈是指故意欺骗他人,使其陷于错误判断,并基于此错误判断而订立合同之行为。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从
医疗欺诈行为患者需要提供什么有效证据才行?
2024-06-29发生了医疗欺诈行为,一般都是由患者直接进行举报或者诉讼处理的,要想自己的主张得到支持,就要有证据支撑。那么,医疗欺诈行为患者需要提供什么有效证据才行? 一、医疗欺诈行为患者需要提供什么有效证据才行? 1、患方的身份及亲属关系证明。 2、病历资料复印件。 3、患者或家属的误工证明,如工资单或单位出具的工资证明;无工作单位的,由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无业证明。 4、相关费用单据和清单,包括相关的医疗费单据、护理费单据、营养费单据、交通费单据;如患者伤残,需提供残疾等级证明和残疾用具费单据;如患者死亡,
房屋买卖中如何防范欺诈?
2024-06-25防范房屋买卖欺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了解房屋产权情况、土地使用情况、抵押情况、限制性担保情况等,核实资料真实性。 ②注意购房合同的条款,包括购房价格、面积、产权情况、税费等。 ③要求对房屋进行检验,查看房屋的装修、结构、用水、用电等情况,避免买到有质量问题的房屋。 ④要求卖方提供真实的房屋证明材料,如房屋产权证、不动产登记证明、房屋检验报告等。
民法典欺诈消费者行为认定
2024-06-24导语:民法典中对欺诈消费者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将通过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探讨如何认定欺诈消费者行为。 案例:小明在网上购买了一款名牌手机,但收到货物后发现是假冒商品。小明联系卖家要求退货,但卖家却以各种理由拖延退款流程。小明觉得受到了欺诈,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欺诈是指违反事实,采取欺诈、胁迫手段或者偽造、隐匿事实等手段,使他人错误地表示意思或者变相掩盖自己的真实意思。根据此条规定,小明在购买手机时被卖家误导,实际购买的是假冒商品,属于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