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为什么多次落选中科院院士?
2025-10-16众所周知,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上的成绩都是源自于亲自躬耕在实验田里。但是,院士的评选除了看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外,还需要看论文。中国传统学术认为大量的论文是证明一个人科研能力。而发表论文,则需要英文,袁隆平英文和中文能力都是比起自己的科研成果处于劣势。 袁隆平一直没有当选中科院的院士,这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儿,通常活在制度之外的人都能够做出大事,在中国,论资排辈儿的学院制度下,无疑是对人才的某种摧残和压榨。虽然没有当选中科院的院士,但是袁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远远要超越了某些中科院院士的地位。 网友表示:
袁隆平为何多次落选中科院院士?
2025-10-16这个第一个原因就要怪我们国家的迂腐的学历论。注重实践操作的袁隆平的学历大家都知道不是很高。是中专毕业,在那个时代,中专毕业算是可以的学历,但是到了新时代中专毕业,算是特别低的文凭。因此,在和一些博士,硕士相互竞争的时候没有任何优势,而评选规则中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暗地里论资排辈则对学历相当看重。 袁隆平曾经为了杂交水稻是已经得罪过一些中科院的评委。他也不愿意去讨好他们,因此这种直心眼儿在评选的过程中让他吃了很大的亏。 网友表示: 袁隆平是搞实践的,搞出好种子,这符合工程院院士的要求,但他无法
袁隆平落选中科院院士怎么看?
2025-10-16科学家主要是负责理论方面的研究,用理论来指导技术。袁隆平的主要贡献,就是在遗传工程技术上做工作,他并不是遗传定律的发明者(杂交技术也是外国人发明的),所以他本身还是一个工程师。 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就是这个区别,当然,他们都是一样伟大的,分工不同而已。就好比,中科院院士是写歌谱的,工程院院士是按照谱子弹奏的。他们各司其职。 网友表示: 袁老虽然不是科学院院士,但却是工程院院士!两院的评定标准和方向不同但两院都代表了国家的顶级专家人才!所以大家不用为袁老不是中科院院士而不平!再说了袁老可不止
袁隆平落选中科院院士怎样看待?
2025-10-16袁没当上科学院院士的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袁的成就及在业内的认可度远没有宣传的那么高,袁其实没有太有说服力的成果。第二、搞杂交水稻的大牛不止袁一人,互相之间不服。第三、袁有一定工程贡献(所以当选了工程院院士)缺乏理论贡献,但没什么高水平论文,不满足科学院院士必要条件。第四,袁近期的工作,被认为浮夸(如海水稻),甚至牟利(如隆平高科),实质意义不大。 中国只要用一支笔,一张嘴就能评上科学家。实干家只有劳动的命,奇矣怪矣!水稻增产,不改变遗传基困,它能增产吗?嘴巴科学家你倒说说个理由出来
怎么看待袁隆平落选中科院院士?
2025-10-16首先要纠正一下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头衔。袁隆平既不是杂交水稻理论的首创者,也不是杂交水稻付予实践的第一人。 最早发现水稻杂交优势的是美国人,而三系配套杂交育种获得成功是日本人。在中国最早研究杂交水稻并获得成功的是当时在水稻育种界有南黄北李的李贞生。 袁隆平的优势是其学生李必湖找到野生雄性不育株,从而使杂交水稻制种达到稳定常态化。所以实际上说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是一个伪命题 ,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网友表示: 袁隆平让农民吃饱了饭,却无法改变农民的尴尬境地。粮食再怎么增产,粮食的价格始终上不去,种
怎样看袁隆平多次落选中科院院士?
2025-10-16袁老早就是工程院院士了,而且是在六十几岁风华正茂的时候就当选了,再告诉你一个事实,袁老英语很好,可以用英语演讲发言,但是数学不好,但也不影响他当院士。 中国从建院开始就是从侧重点不同区分成两个院,记住只是工作侧重区分,不是等级区分。 袁隆平为什么没当选中科院院士这个问题,在知乎在头条里几次三番不停的被拿出来说,其背后恐怕不光是无知和抱不平这么简单。我认为是一批别有用心的人在故意制造矛盾,贬低知识阶层的公信力,挑起不知真相的群众造成社会分裂和对抗。所以了解真相掌握真相的人不能逍遥事外,一定要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