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李子柒发声,被索赔50万?
2024-07-16微博大V“兔撕鸡大老爷”因曝光李子柒利益受损,被杭州微念索赔50万元。微念认为博主屡次在微博和知乎平台发布侵权言论,煽动负面情绪,使微念遭受网暴,损害了企业形象和声誉,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于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标的额为50万元。 在本案中,如果当事博主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发表的一切言论都是具有公共利益、舆论监督的意义,比如是为了平衡双方关系、保护行业健康发展等原因才发布一些列言论的,那么即使真的对被告公司造成一定的名誉上的损失的,也是无需承担责任的;因为《民法典》规定了,行为人为公共利
选择之债与任意之债的例子
2024-06-17导语:在法律领域,选择之债与任意之债是两个常见的概念,它们在债务关系中有着不同的适用情况和法律规定。本文将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来解释这两种债务类型的区别。 案例:小明和小红是一对情侣,他们在一起购买了一辆汽车。因为小明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所以他决定用自己的名义来贷款购买这辆车。然而,由于小红也经常使用这辆车,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争执。最终,小明提出要求小红分担车辆的贷款。 在这个案例中,小明和小红之间存在着一种选择之债。选择之债是指债权人可以选择向债务人中的任何一人追偿,而不受其他债务人的同意或干扰
要约和要约邀请的通俗易懂例子
2024-06-07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要约和要约邀请的情况。虽然这些概念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实际上很容易理解。本文将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来说明要约和要约邀请的概念,并附上相关的法律条文。 案例: 小明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了一家餐厅发布的优惠活动,决定约上朋友一起去尝试。于是,他给朋友小红发了一条信息:“明天晚上一起去吃饭吧!”这就是一个要约邀请的例子。小明向小红发出了邀请,希望小红能接受。 小红回复说:“好呀,我也想去!”小红的回复就是接受了要约邀请,形成了要约。双方之间达成了一致,明天晚上他们就可以一起
要约和要约邀请的例子
2024-06-07要约和要约邀请是法律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合同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本文将通过案例和法律条文来解释这两个概念,并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理解。 案例: 小明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一家公司发布的招聘广告,广告中明确表示招聘条件和薪资待遇。小明对这个职位非常感兴趣,于是通过邮件向该公司发送了简历,并表示希望获得进一步面试的机会。公司在收到小明的简历后,向他发送了面试邀请函。小明接受了邀请并参加了面试。在面试过程中,双方达成了一致,小明成功被录用。 法律条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
要约邀请举10个例子
2024-05-16导语:在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中,要约邀请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当一方向另一方发出邀请时,如果被邀请方接受了邀请,便形成了一项合同。以下是十个要约邀请的例子。 1. 小明邀请小红一起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小红接受了邀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小明和小红之间形成了一项合同关系。 2. 公司A向公司B发出邀请,希望能够与其合作开展新的项目。如果公司B接受了邀请并签署了合作协议,便形成了一项合同。 3. 一家餐厅在门口张贴了“特价午餐,欢迎光临”的招牌,吸引了许多顾客前来就餐。这就是一种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