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去外地会有什么后果?
2024-06-25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执行机关的批准,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对于违反取保候审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私自外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后果如下: 1、缴纳了保证金的,可以没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交纳的全部保证金或者部分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 2、对于提供了保证人的,若是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可以对保证人处以罚款,要求更换保证人,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 3、对于违反规定未经批准外出(离开市、县)情节严重的,或因为外出造成严重后
取保候审司法解释2022最新
2024-06-18取保候审是一种司法措施,目的是确保犯罪嫌疑人在案件审理期间不逃避法律追究。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取保候审的最新司法解释,对取保候审的具体规定进行了明确。本文将介绍2022年最新的取保候审司法解释,并通过案例和法律条文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司法措施。 【案例】 小明因涉嫌盗窃被警方带走调查,经过审查后,法院决定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根据最新的司法解释,小明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 不得离开居住地或指定居住地; 2. 遵守法院指定的时间到案,配合案件调查; 3. 不得接触证人或其他相
取保候审司法解释全文
2024-06-17导语:取保候审是刑法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司法解释对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程序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取保候审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 案例:小明因涉嫌盗窃被警方逮捕,经审查后被决定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小明必须遵守法院的相关规定,比如不得离开指定居所等。如果小明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可能会导致取保候审措施被撤销,甚至被重新拘留。 法律条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二)》第十三条规定,对于符合以下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决定取保候审:1.
取保候审若干问题司法解释
2024-06-17导语: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被控犯罪的嫌疑人来说,取保候审意味着暂时脱离监禁状态,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最近司法解释对取保候审若干问题进行了明确,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案例:小明因涉嫌盗窃被警方抓获,经审查后被决定取保候审。小明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出境,每月需到公安机关报到一次。然而,小明却在取保候审期间擅自外出旅游,导致公安机关无法及时联系到他。最终,小明因违反取保候审规定被撤销取保候审决定。 法律条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取保候审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