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系列解读之“人格权编”
2024-09-18民法典系列解读之“人格权编” 一、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分别规定: 《民法典》草案第990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一般人格权具有高度的包容性,既可以概括现有的具体人格权,也可以保护尚未被具体人格权确认保护的其他人格利益。例如,若捏造实施行为并没有使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但是受害人的名誉感(民事主体自认的主观评价)受到严重损害时,受害人不得
律师解读法拉利女车主事件,如何评价法拉利女车主的行为?
2024-07-22近日,一名驾驶法拉利的女司机撞车后口出狂言,视频在网络引起热议。法拉利女车主给前车陈先生打电话放狠话:我没把你撞死不算逃逸,我不但砸你们家,我还砸你,砸你家小孩。 女车主在公共场合随意辱骂、侮辱他人,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规定,涉事女司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公开赔礼道歉,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或向被侵权人赔偿损失等。 造成损害后果且情节严重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规定,有关机关还可以进一步追究行为人的相关责任。其实发生任何纠纷时,我们应该心平气
律师解读法拉利女车主事件,女车主的行为涉嫌何种罪名?量刑标准?
2024-07-22广州一女司机驾法拉利追尾前车后口出狂言,女车主多次以人身要挟也好,或者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要挟也好,这种行为构成了一种恐吓,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破坏社会秩序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
律师解读法拉利女车主事件,陈先生可以如何处理?
2024-07-21一名驾驶法拉利的女司机撞车后口出狂言,视频在网络引起热议。 对于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形,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陈先生面对女车主的辱骂、恐吓等行为,可以将辱骂的内容录下来,将短信保存起来,情节严重可凭这些去公安机关报案,若情节较轻,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 2、要求对方就之前的侵权行为进行赔偿。 3、情节严重者应当以寻衅滋事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
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多久可以考驾照?
2024-07-19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已满三年的,可以重新申请驾驶证。公安交管部门在受理驾驶证申请时,会核查申请人是否有吸毒行为记录,审查医疗机构出具的身体条件证明。 网友咨询: 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多久可以考驾照? 湖南湘旭律师事务所肖国九律师解答: 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已满三年的,可以重新申请驾驶证。 吸毒注销驾照重考的条件: 1、驾驶人因涉毒被注销驾驶证后,三年内没有吸食、注射毒品行为或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已满三年的,可以重新申请驾驶证。 2、公安交管部门在受理驾驶证申请时,会核查申请人是否有吸毒行为记
限制戒毒人员就业是否构成就业歧视?
2024-07-13在一般人眼中,有过吸毒历史的人是可怕的,见到吸毒者总是躲得远远的。即使戒毒了,也有可能旧病重发,为了吸毒,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对他人和社会构成威胁。所以,企业会拒绝招录吸毒者。 网友咨询: 限制戒毒人员就业是否构成就业歧视? 广东国锋律师事务所吕春律师解答: 禁毒法明确规定禁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不受歧视。但是,为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在某些行业需严格限制戒毒人员进入。 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等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坚持健康、向上的社会导向,不得邀请吸毒人员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广
劳动合同法 解读ppt
2024-05-25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劳动合同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我们在工作中都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案例: 小明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他在公司工作多年,表现优秀,但最近因为公司经营不善,公司决定裁员。小明感到不公平,他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一定的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在裁员时需要向员工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保障员工的权益。 法律条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应当提前三十天向劳动者或者其代表团体说明裁减人员或者调整
旅游合同纠纷司法解释解读
2024-05-21旅游合同纠纷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之一。针对旅游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对于律师事务所的编辑来说,是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本文将通过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解读旅游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 案例: 小明在网上预订了一家旅行社的旅游套餐,支付了定金并签订了合同。然而,在出发前一周,旅行社却通知小明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履行合同,提出了解约。小明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并要求旅行社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条文: 对于旅游合同纠纷,我国《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