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你的位置: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 话题标签 > 教唆犯

教唆犯 相关话题

TOPIC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那么,教唆犯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教唆犯的构成要件是: 1、教唆犯的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2、教唆犯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3、构成教唆犯的主体一般是已满十六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一、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如何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

教唆犯

2024-07-31
教唆犯成立的客观方面要件 关于教唆犯成立的客观方面要件,理论上众说不一,其观点大致可以概括以下三种: 一是教唆行为说。这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就构成教唆犯。 二是以引起犯罪意图说。这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足以引起他人犯罪意图的行为,就成立教唆犯。 三是实施犯罪说。这种观点认为,要成立教唆犯必须是被教唆的人实施所教唆的罪,并且教唆行为与被教唆人犯罪之间有因果关系。 首先,足以引起犯罪意图说中的“足以”是一个是似而非的用语,什么行为是足以引起他人的犯罪意图,这不可能有一
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人想打击报复他人,但碍于种种原因自己不出面却教唆他人去犯罪的事情发生,表面上看此人并未直接参与到犯罪活动中,但实际上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那么教唆未遂如何处罚呢? 网友咨询: 对犯罪未遂的教唆犯怎么处罚? 四川法邦律师事务所张群律师解答: 刑事案件中教唆未遂,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的教唆犯属于独立的教唆犯,而非共同犯罪的教唆犯。 教唆行为没有引起被教唆者的犯意或者被教唆者产生犯意后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犯罪,对于教唆犯来说,都成立犯罪未遂。只要
  • 共 1 页/3 条记录

Powered by 康鉴法律在线咨询 RSS地图 HTML地图

合作邮箱:tuolongfei@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