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对违约金进行约定
2024-11-29第一百一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
劳动合同法变更工作岗位的规定是什么,有哪些规定?
2024-11-22现阶段下,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目前需要进行公司管理的各项工作调整,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于员工岗位的调整。那么劳动合同法变更工作岗位的规定是什么,有哪些规定? 网友咨询: 工作一年了,突然领导跟我说让我换一下工作,让我考虑下,请问劳动合同法变更工作岗位的规定是什么,有哪些规定? 内蒙古图博律师事务所乔晓华律师解答: 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变更工作岗位,但必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 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而变更、调整职工工作岗位,则属于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劳动者应当服从。当然,如果劳动者不
合同法对加倍索赔的规定
2024-09-27《合同法》在“违约责任”中,专门设定了反欺诈条款。这是《合同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项重要规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日常生活中,经营者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不胜枚举。尽管《消法》对此早就规定了加倍赔偿, 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以及举证困难等种种原因,实际适用的很少。《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受欺诈可以适用《消法》,无疑给了消费者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对于商品房销售中的欺诈行为的加倍索赔是
劳动合同法47条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2024-06-17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了劳动者因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有权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和支付往往是雇主和劳动者之间发生争议的焦点。 案例: 小明在一家公司工作了五年,由于公司业务调整,公司决定解除与小明的劳动合同。小明认为公司没有提前通知,也没有提供合理的解除理由,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公司认为小明解除劳动合同并不符合法律规定,拒绝支付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金。具体的计算方法为:劳动者在
鼓励交易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体现
2024-06-11导语:在合同法中,鼓励交易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原则,它体现了当事人在交易过程中自由意志的尊重和契约精神的遵循。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法律条文解读,探讨鼓励交易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体现。 案例:小明和小红是一对好朋友,小明想要购买小红手中的一幅画作,双方商定价格为1000元。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小明突然发现自己手头现金不足,只能支付800元。小红考虑到两人的友情,愿意降低价格,最终以800元出售了画作。虽然合同金额与最初商定的价格不符,但双方都表示满意。 在这个案例中,小红在知道小明手头紧张的情况下,
劳动合同法 解读ppt
2024-05-25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劳动合同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我们在工作中都需要遵守相关规定,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案例: 小明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他在公司工作多年,表现优秀,但最近因为公司经营不善,公司决定裁员。小明感到不公平,他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一定的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在裁员时需要向员工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保障员工的权益。 法律条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应当提前三十天向劳动者或者其代表团体说明裁减人员或者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2024-05-22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第三条 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四条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24-05-15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