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力待定合同,什么时候生效?
2024-08-14就合同的效力来看,也不全是有效的,现实中就存在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而其中的效力待定合同,就是指此时尚不能确定合同的效力,说不清楚合同之后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一般在当事人进行追认之后,效力待定合同才会生效,那么效力待定的合同被追认后,什么时候生效呢? 网友咨询: 效力待定的合同的生效时间,比方说:1月1日签订了一个效力待定的合同,1月18日被人追认有效了,那么这个合同到底是在1月1日生效还是在1月18日生效呢? 广东意本律师事务所兰睿律师解答: 效力待定的合同自追认之日起生效,但效力约束约力
什么情况下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如何处理?
2024-08-09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效力待定合同是需要判断情况的,对于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都是需要待定的。那么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网友询问: 什么情况下该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广东协言律师事务所郭少斌律师解答: 由于订立合同的当事人缺乏缔约能力、缺乏订立合同的资格或缺乏处分能力造成的,法律赋予真正权利人追认权,使之能够以其利益判断做出追认而使合同有效或者拒绝而使合同无效,同时也赋予了善意相对人撤销的权利,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效力待定合同指合同的虽然已经成立,但是否生效
效力待定合同要如何追认,有效合同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2024-08-08合同算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种法律文书了,并不是签订了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还需要具备了生效的条件才能使合同生效,而效力待定合同就是缺少一定生效要件的个体,那么效力待定合同应该如何追认? 网友询问: 效力待定合同要如何追认,有效合同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广东国晖(天津)律师事务所孙睫羽律师解答: 关于追认的方式,追认可以通过明示的方式作出,也就是明确的意思表示进行追认,例如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方法直接进行意思表示,只要能清楚的表明被代理人的意思即可,建议以书面的方式进行追认,这样便于核实和举证。追认还可
效力待定合同追认期限为多长时间?
2024-07-27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时间为30日,超过30日视为拒绝该合同。追认的表示应向特定的第三人或行为人作出,因而,对第三人或行为人以外的其他人的同意表示,不能视为追认。就具体方式而言,追认可以采用明示方式亦可采用默示方式。 网友咨询: 效力待定合同追认期限为多长时间? 天津赫德律师事务所贾艳慧律师解答: 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时间为30日,超过30日视为拒绝该合同。这样的情况主要发生在: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2、无代理权的人签订的合同。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或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
如果合同效力待定应该怎么办?
2024-07-25若有权利认定待定的合同的人,追认效力待定的合同的,该合同从效力待定变为有效合同;如果有权利认定待定合同效力的人,不追认合同的,则合同归于无效。一般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签订与年龄、智力、心理状况不符合的合同的,要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能认定有效。网友咨询: 如果合同效力待定应该怎么办?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孙逊律师解答: 效力待定的合同有两种处理方法:1、若有权利认定待定的合同的人,追认效力待定的合同的,该合同从效力待定变为有效合同;2、如果有权利认定待定合同效力的人,不追认合同的,则合同归于无
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有期限吗?
2024-07-22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生效与否尚未确定,须经过补正方可生效,在一定的期限内不予补正则视为无效的合同。 网友咨询: 效力待定合同的追认有期限吗? 北京盈科(海口)律师事务所滕雨格律师解答: 效力待定合同要在一个月内追认。 1.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
效力待定合同能被撤销吗?
2024-07-09效力待定合同在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效力待定合同中,法律赋予有关民事主体以追认权、拒绝权,赋予相对人以催告权、撤销权。 网友咨询: 效力待定合同能被撤销吗? 浙江金奥律师事务所朱芳律师解答: 效力待定合同在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效力待定合同中,法律赋予有关民事主体以追认权、拒绝权,赋予相对人以催告权、撤销权。 但是相对人撤销这类合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撤销的意思
合同效力待定,无效,可撤销
2024-05-16导语:合同是法律上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但有些情况下合同的效力可能会受到质疑,本文将讨论合同效力待定、无效、可撤销的情况。 案例: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在一次喝酒后,小明答应给小红10000元作为借款,双方还签订了一份书面合同。然而,当小红要求小明还款时,小明却表示这只是喝酒时随口说的,并不打算履行合同。小红感到受骗,于是向律师求助。 根据相关法律条文,合同为了保证当事人之间的权益,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合同要有合法的标的物;二是合同要有明确的内容;三是合同要有真实的意思表示。在这个案例中,虽然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