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如何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疑似病人以及他们的密切接触者
2024-07-12医疗机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疑似病人以及他们的密切接触者采取以下措施: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
医疗机构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的方式有什么
2024-07-12医疗机构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的方式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
医疗机构如何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
2024-07-11医疗机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应当及时隔离治疗。 【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
医疗机构怎样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
2024-07-11医疗机构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法律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
医疗机构怎么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疑似病人以及他们的密切接触者
2024-07-11医疗机构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疑似病人以及他们的密切接触者的方式是: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法律依据】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转载文章,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2024-06-26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那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一、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一)具有符合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的医疗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者设备; (二)具有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技术工人; (三)具有负责医疗废物处置效果检测、评价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四)具有保证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规章制度。 二、医疗废物的污染危害 (一)污染环境 医疗垃圾对大气、地下水、
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未及时收集医疗废物,会如何处罚?
2024-06-26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应当及时的收集、运送医疗废物,否则将会面临处罚,那么,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未及时收集医疗废物,会如何处罚? 一、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未及时收集医疗废物,会如何处罚? 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未及时收集医疗废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哪些属于医疗废物? 医疗垃圾成分复杂,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垃圾主要包括: (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2024-04-23导语:医疗事故是一种严重的事件,不仅会给患者造成伤害,也会给医生和医疗机构带来法律责任。因此,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妥善处理医疗事故至关重要。 案例:小明因为感冒去医院看病,医生误诊为流感,开错了药。结果小明吃了药后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差点危及生命。医院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发现医生在诊断过程中疏忽大意,没有仔细核实病情。医院立即采取措施,对医生进行了处罚,并给小明提供了充分的赔偿。 法律条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后,应当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情况,